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学校教育数字化进程,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育人成效,我校于4月22日下午在礼堂一举办了主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发展”系列培训的首场讲座。讲座由教务处处长张明军主持。
讲座现场
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由学校副校长曹广福教授担任。他以《AI时代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为题,为教师们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知识盛宴,吸引了各学院100余名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踊跃参与。
学校副校长曹广福教授开讲
曹广福教授从人工智能时代AI对教师职业带来的双重影响这一问题出发,指出了AI对教育的冲击,系统分析了AI技术在课堂教学与教师个人成长中的应用。他指出,AI技术能够优化教学管理、共享资源、辅助批改作业等事务性工作,为教师减负增效,尤其在个性化辅导和教学资源整合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样,AI也存在根本性局限,那就是它无法替代教师在情感塑造、思辨培养、价值观引导和元认知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他通过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悬链线理论等一系列案例深入阐释了AI的局限性及其教育启示,指出AI虽能解答问题,却无法启发学生理解解题的意义,强调教育的本质是思维的培养而非知识灌输。
在讲座中,曹广福教授结合大学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这一基本观点,并从教学任务、科研工作、社会服务3个方面对大学教师的具体职责进行讲解,同时就“如何站稳三尺讲台”给广软的教师们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他建议老师们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在备课环节,可以利用AI生成教学设计框架、整理典型例题;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多模态技术实现实时错题分析、个性化反馈;在课外拓展方面,可以通过智能平台提供分层练习,但需警惕出现“AI代学”等现象。他特别提醒计划在教学中利用AI工具的教师,必须保持专业判断力,要防范互联网信息污染对AI输出的影响。
在现场互动环节,曹广福教授与教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针对老师们提出的“如何平衡AI工具使用与教学质量”等问题,他建议教师要善用AI优化备课和课堂教学设计,同时坚守育人本质,发挥教师在情感交流和价值观引导方面的独特优势。与会教师表示,本次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加深了对人工智能运用于课堂的理解,为今后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嘉宾、与会教师互动
本次讲座由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举办,是学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发展”系列培训的首场活动。接下来,学校将继续围绕该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研讨,助力教师更好地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实践,推动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资料来源: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综合整理:党委宣传部 初审:房小铃 复审:钟志坚 审定:胡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