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49日,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教授李红春以“如何在学术生涯中崭露头角”为题,为我院师生开讲“湖边讲坛”第29讲,分享其多年的研究经验与体会。

 

李红春教授

 

讲座上,李红春教授为我们讲述了其研究的专业问题,包括全球变暖等。李教授用自身的经验来引出成功所需要的品质。“你们认为成功的标志到底是什么?是家财万贯、满腹经纶还是拥有香车美女?”李教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随即,他否决了这些观点。“我认为成功的标志应该是这四点:‘自信、自立、自强,事业上有成就,家庭和睦幸福和在社会上受人尊重’。”

 

李红春教授结合他的学术成长之路,总结出几点个人看法,其中包括:“具有雄心壮志”、“天才出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学会站在巨人肩上”和“独立思考”等。“成功不是光靠等待就能来的,成功的关键在于个人的努力和个人素质。”李教授说道。其中,他认为能够独立思考是最重要的,并结合全球变暖问题进行分析,提倡“不必闭门造车,要不耻下问”的观点。

 

李教授与我院师生们进行研究交流。一名大三同学提问到:“我快要毕业了,很迷茫,不知道应该怎样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李教授对此发表了他的看法:“现在找工作确实是很不容易,我认为虽然你们暂时不能给养育我们的父母回报一些什么,但是能学会自立,做到不依靠父母,对于你们这个阶段来说已经足够了。”

 

(供稿:传媒中心学生记者 蔡嘉韵 摄影:吴钰超 学生编辑:何泳莹 编辑:董鑫)

 

附:

 

主讲人简介:

 

李红春教授是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教授。1995年获美国南加州大学地质学博士学位,是国内外知名地球化学、古气候研究专家,承担过美国、中国大陆、台湾许多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过多个大型国际会议,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8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收录40余篇。

 

在学术研究方面,李教授主要从事第四纪地质研究,包括第四纪古气候和古环境;低温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第四纪放射性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对象以湖相沉积物和岩溶洞穴沉积物中的地球化学信息为主,重建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对全球变化的现象和原因进行探索研究,检证自然和人类相互影响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事件,为预治中长周期的气候灾害提供科学依据。着重对东亚季风,印度洋季风,北美季风展开系统的对比研究,了解季风气候和厄尔尼诺事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