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华软校友毕业后,近况怎么样?有这样一位校友,为了能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创作,他毅然放弃在公司工作,选择在家乡做一名与专业毫无关系的中学教师。他,就是我院已毕业离校三年的校友、2009届游戏系黄立纲。
坚持创作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今年5月份,他参加了每年举办一次的深圳文化博览交易会来卖自己的创意小产品;7月,他去了趟台湾旅行,回来后又拿上他的那些小产品奔去深圳华侨城创意市集摆摊。几次展会,他认识了不少热情的设计师,并得到了很多的合作机会。
黄立纲参加第八届深圳文博会个人创意设计成果展摊位照 在他看来,坚持创作是他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创作完,他会盯着自己的作品看老半天,这让他很满足也很有成就感。当然,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与认可。 他也有过受挫的时候。在一次与客户做项目时,客户给了他一个方向让他去设计,他自己做完觉得挺满意,但客户看完给的回复是不喜欢要他修改,并修改成他要的效果。他花了好大的力气去说服客户尊重他这个设计,可惜的是,客户不愿意接受。他心里就在想,既然是客户,那就修改吧。重头改完便交了过去。客户说很满意,但主要把关的领导觉得不好看,又觉得当初那个设计比较专业,让他改回去。这让他郁闷了,忙活了半天原来是没有决策权的人在跟他瞎折腾。所幸的是他还保存着初稿,修改起来费不了多大功夫。在这过程中,他认为超过了他的一个工作量,理应增加少许经费。“现在的中国设计师基本都处于一个比较弱势的地位,所以真的要大家有意识的更大程度维护自己的权益。”他说。 为“两目标”而努力 近期他反思了很多,觉得在作品推广上遇到了问题,可以说举步维艰。如何使产品得到滚动式的传播是他目前思考的问题。 他有两个目标——出绘本和举办个人画展。对于这两个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更多的作品累积和作品质量。他清楚地知道,实现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拼命画。“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实现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碍。有停滞不前的时候,有没灵感对着画纸发呆的时候,甚至还有放弃这所谓理想的时候,幸好都坚持了下来。”他说。 从以前家人觉得画画是不务正业的观点,到现在他卖创意小产品或参加某个会展时都会参与进去的转变,家人给了他莫大的支持。他说,全家人一起摆摊一起卖,那种感觉很好,他很喜欢。 灵感来自生活 灵感来自他对都市生活的感悟。在上下班途中,灵感一现,便用文字记载下来,回去根据那些文字描绘出初稿。再者,梦也是他灵感的主要来源之一。 画画已不是他的主业,所以他工作之余的爱好就是画画了。他也喜欢摄影,“咔嚓”一声,画面就有了,简单快捷。 小学毕业照 全家福 至今为止,让他最满意的作品就是他的小学毕业照了。他一直希望用他的手法去描绘那个时代的回忆。那是最简单最天真的年代,他用画笔让它重新回到他的身边。不能重现的,唯有定格了。他还清晰地记得,那个合照的场面,那些稚嫩的面孔。而如今,大家都已各奔东西了。画的原型就是小学毕业照,断断续续花了三个多星期的时候。当他画完的时候,每个人的神情到现在闭着眼睛都能记住。 少先队员 少先队员单人 对于学画画的学弟学妹们,他建议道,在学习前期尽量多看多临摹多研究,博取众长,不要一开始就过于强调个人风格,而不愿意模仿。每个大师在开始的时候都是受到某位前辈的影响,最终通过大量的联系才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和风格的。“反正画画没有别的捷径,尽管多画吧,多随心所欲的不必给自己条框。”他如是说道。 吹小号 小惊喜 对母校致以感谢 毕业至今已有三年时间,他感叹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三年了。在社会闯荡的时候,他非常想念大学无忧无虑的生活,那个可以随着自己性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的美好年代。在大学里,他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有人说在华软学不到什么,可我觉得学校是给了我们一个包容的环境让我们自己去努力。同时,我很感谢在我学习生活中引导我的 (供稿:传媒中心学生记者 陈小青 图片来源:黄立纲 编辑:林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