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映君,连续三年华软奖学金获得者,获得由学院提供的全额学费(金额是13000元,为一年的学费),成为在我院唯一免费读大学的学生。另外,她除了获得最高奖学金后,也连续三年获得学院的一等奖学金,几乎学校所有大大小小的奖学金都被她摘取。
刘映君拿着获奖证书
广阔天空任我飞
许江虹(以下简称许):映君,作为华软史上唯一一位免费读大学的传奇式人物,很高兴能采访到你。
刘映君(以下简称刘):呵呵,我也觉得很荣幸。
许:听说你毕业之后一直在中国移动东莞分公司工作,现在还倍受领导的重视。
刘:过奖了。我现在中国移动业务室知识库团队工作。我们的团队主要是将各地市每个月提交上来的业务方案进行处理,整理出最简单易懂提供给前台阅读,提高前台客服的工作效率,并且及时处理存在的疑难问题。
许:接受完大专教育后,现在有继续进修吗?对于今后有怎样的规划?
生活中喜欢到处游玩的刘映君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许: 2008年9月8日,我院2008级新生开学典礼,已经毕业的你与其他获得者站在几千人面前接受学院授予华软奖学金。这是你第三次获得金额最高的奖学金。
刘:是的,现在想起来,犹如做梦一般,还记得第一年我站在台下对着自己许下的诺言,在那一刻都实现了。
许:你是连续三年华软奖学金的获得者,成为了在我校史上唯一免费读大学的学生。为此你有何感想?
刘:在许多人眼里,获得奖学金是一种无上的光荣,但是对于我来说,它更意味着一种肯定。这是一种我从来没有刻意追逐却被实实在在给予了的肯定。因为小时候贪玩,不爱读书,成绩都不是很好,所以长大后也并没有把成绩当成证明自己能力的方式。但是,在学习生活中不服输的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充分运用学校的资源,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充实多彩,因此大学期间我常常在周末泡图书馆,或者参加学院各种专业比赛、活动。
当初来华软觉得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我应该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考虑自己的人生,要有所追求!而现在想起来,后来我所有的成绩,其实都来源于最初的一种梦想,一份追求,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我相信: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在教室中学习还不忘搞笑(左二为刘映君)
映日荷花别样红
许:能谈谈你的成长过程吗?
刘:我1986年出生在汕头市海门镇的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的我不怎么喜欢读书,也没有什么目标。2005年高中毕业后,便被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录取,开始了3年的大学生涯,这可以说是我成长路上的一个转折点。
许:你说华软是你成长路上的转折点,那你大学里的三年是怎么样渡过的?
刘:记得大学一年级的暑假,我和妹妹两个人在家附近举办了补习班,主要是补习小学五年级的三门课程,当时有8位学生,第一次当老师,那几位学生进步很大,我和妹妹感觉很有满足感。我还利用其他假期参加社会实践,如去过深圳做会计,虽然很累,不过能将书本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理解到“书中自有黄金屋。
大学一年级,我担任班里的学习委员、管理系纪检部成员、学院红十字会会员,并且在大二的时候担任红十字会组织部副部长。经过三年的学习,学习成绩居班级前茅。每年系里的综合测评,均遥遥领先,占据了第一名,连续几年也被评为学院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一等奖、优秀团员。
许:这些经历应该是你人生一笔不可缺少的财富。同学们都说你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刘:榜样不敢当,我却希望大家能有新的突破,能比我还突出,这样我更有动力去寻求超越自己。在我看来,成功的路是不可以复制的,但是可以吸取一些好的经验,比如我个人认为可以适当的勤奋,适当的偷懒,不应该只是埋头苦学。大学更注重的是从好的学习基础上学会做人和做事!我希望大家可以领悟这句话,思考自己的人生。
母校华软的学习助我一臂之力
在华软小道上的刘映君
许:一谈起母校,我感觉你的话儿就特别多。母校给你怎么样的感觉?
刘:母校给我感觉:归属感、自由。谈到归属感,是因为在这里很多时候有种家的感觉,校园里比如无边湖、大英式图书馆等多个我喜欢的地方,还有宿舍的室友像姐妹一样!但是学习生活中,大多时间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并且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进行选修课程,享受自由无限的空间。
许:你的专业是计算机信息管理,对你现在的工作有帮助吗?
刘:在华软学习,每一项活动都离不开网络,使用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中的一部分。习惯成自然,我想这个就是最好的印证。就像我们平时使用的华软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表、成绩单、考勤、查看个人信息、邮箱公告等等都是通过这个平台来获取信息。我的专业主要学习的都是一些办公软件以及一些信息系统和对信息的涉取,就是因为我有了良好的专业基础,以及快速的学习能力,才能够使我更加容易的胜任工作。
许:还有什么想说的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