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06级网络技术系网络设计与管理专业1班学生,现工作于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中央直属机构)。作为华软第一届本科毕业生,他有些怎样的心情想和我们分享呢?
吴昊所工作的单位
工作漫谈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好,首先恭喜你成为优秀毕业生,又顺利在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工作。据了解,研究所设在北京,怎么会想到去北京呢?
吴昊(以下简称吴):我家搬到北京了,自然而然地我在北京工作。
记:是怎样的一个机缘巧合让你进入研究所工作的?过程又是如何?
吴:我是在网络上见到招聘信息的。投简历后,他们进行电话面试,这算是第一轮吧。通过了,就去现场面试。现场分为三轮,第一轮是和其他面试者合作,共同回答、解决问题等。第二轮是笔试,而第三轮就是单独面试。自我感觉现场的第一轮比较差,很多面试者表现都比我好。他们比较活跃,思维也比较开阔。
记:那时会不会因此而紧张?又是如何调整的?
吴:有点紧张吧。但面试多了,都习惯了。面试过很多单位,比较大的一家就是西门子北京总部,我被录取了。研究所算是我的第二份工作吧。
记:研究所有什么地方吸引你的?与你的专业对口吗?
吴:工作稳定,待遇还不错,对以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有好处。这个地方主要是研究化工的,和我学的网络专业联系不大。但这里面也需要计算机管理人员,而且现在化工产业也需要和信息产业相结合。
条条大路通罗马
记:可以谈谈你的理想吗?
吴:目前来说,积累工作经验,然后在有条件和有机会的情况下,自己创业。刚离开学校,社会经验尚浅,需要更多的积累。
记:工作给你带来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吴:很充实,每天能学到很多新东西,那在课堂上学不到的。
记:在工作过程中有没遇到什么难题啊?你是如何解决的?
吴:有啊,刚去工作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不会,得重头学。平时自己多补补
相关知识,虚心请教同事,我和同事的感情都挺好。
条条大路通罗马。想做一件事,这条路不通就换一条路,反正总是有一条是适合自己的。
大学时光
记: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华软?踏进华软,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吴:一方面,高考分数刚好可以投档华软;另一方面,华软的专业看起来也很不错。现在我们学院知名度越来越高,已突破万人大关,越来越热闹了。
记:为什么会选择网络设计与管理专业?平时你是如何学习的?
吴:网络设计与管理专业是我的兴趣所在。当时觉得网络不错,有前途,也比较热门。学习方面,我会在网上找资料,去图书馆查找需要用到的知识,在空闲的时候多看看书。
记:在这四年间,有没参加过什么社团、比赛之类的?获过哪些奖项吗?
吴:老实说,我没参加过什么比赛,也没拿过什么奖。大一的时候参加了电子竞技社,在华软校队,代表华软参加比赛。现在没校队了,03-04届的师兄曾是全国CS第三名的获得者呢。
华软校道上随处可见的椅子,留下了吴昊的身影
真情流露
记:大学四年有没有要感谢的人或难忘的事?
吴:感谢班主任和辅导员,他们对我挺好的,平时很关心我。大四第一学期为了考研究生,我一直泡在图书馆。经过努力我考上了研究生,后来因为签约的单位不错,就放弃了。要是没签那单位,我会选择继续读书。
记:如此说来,你会觉得可惜吗?
吴:我也不知道会不会后悔。有必要的话,我会再考。而且,我能考上吧。
记:即将毕业了,有没觉得不舍?比如说呢?
吴:当然有啊,一想到就舍不得离开。住了四年的宿舍、同学都是让我留恋的。
记:最后,有没什么金玉良言赠予学弟学妹们啊?
吴:好好珍惜在校时光。有时间的话,多给自己补充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社会工作后总是会派上用场的。
记:谢谢你接受采访,祝你前途无量。
吴:谢谢。
(采写:传媒中心学生记者 陈小青 编辑:许江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