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新馆还没有正式开放,但是,阅读是可以无处不在的,也是可以通过“微空间”去完成的。图书馆从来就不是图书仓库,它一直是学习中心,过去是如此,将来仍将如此。它在知识世界的中心地位赋予它使印刷品和数字传播模式实现“交互”的理想角色。图书也能接受这两种模式。图书馆的存在是为了促进公共利益:“鼓励求知行为”,使“人人享有”知识。每一本图书都是“作者创造理念,读者来评判”的。当一本“书儿”遇上了它的“读者知音”,它立马就“活”了,就能达成“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活动,也就等于你有可能与大师对话。

在多年前的“谷歌图书搜索计划”中,众多的学者担心“纸质图书”是不是就要消失?“无人读书”的声音不断地在媒体上出现。真的就没有人去读书了吗?华姐&图哥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不是的。真的有人读书。就在华软,也有许多爱书的同学们,黑格尔的《美学》、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些塔尖上的东西,也一样有同学去读。

在《信息架构学》一书中,作者告诉我们:“信息技术的根本作用是改变了教学活动的时空结构”。人类在通信系统的演进过程中进行交互与流动,从最先的语言、文字、印刷、电报、电话……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信息结构颠覆了,但生产、传播、使用信息的人,其“阅读”行为的本质却没有多大的变化——他们必须“消化→理解→运用→重建”才能将这些“信息”转化成为“知识”。也唯有变成知识,信息才是有用的,才能活起来。因此,“阅读”无处不在,随时可以。

在《阅读的未来》一书中,作者指出:大多数读者关心的是文本,而不是承载它的物理媒体。也可以这样换个角度说:无论在图书馆这个建筑物内收藏了多少万册的图书,也无论里面的设施布置得如何舒适,它都是没有生命力的。要让图书馆有生命力,真正能成为大家的“精神家园”,就需要有更多的读者自觉进入,自乐地去“唤醒”那些沉睡的“书儿”们,去找“书儿”的作者进行“对话”,这个庞然的建筑物才会有其价值,才能产生出价值。

曾经的中心书库“大英”现已成为“创新创业基地”,而原来平面多处分置的阅览室也换成了整体划一的“立体”五层楼。这就具有很好的“象征”意味:

新图书馆五层的十个书库,作为基础的首层是自然科学、技术类的TPT等类。逐层往上,二层是K类历史、J类艺术,三层是H类语言、I类文学,四层是F类经济,五层是ABCD类的哲学、社会、管理、法律以及EG类的文化、教育等。技术的创新往往源于商业的需要,而技术的发展又带来了新的社会与经济的可能性。这个书库的分层布置也如我们每一个人的“知识建构体系”一样,从最基础层的技术层面,往上发展,向着“求真、求美、求善”的标准走向情感需求、艺术追求、思维建立的方向。当每一位同学都在这个“精神家园”里打下良好的思维建构基础时,“创新、创业”才有可能。这也是一所大学该有的塑造“全人”的“知识宝库”所承担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