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10 年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中,我院08级软件工程系(软件开发)本科二班卢俊同学荣获本次大赛 “JAVA软件开发”本科组二等奖, 刘善童等6位同学分获各自组别三等奖。今天,卢俊,刘善童,李志坚和李骁桐等四位同学满面笑容地坐在记者面前,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青春飞扬(左起为刘善童、李骁桐、卢俊、李志坚)

 

拥有共同的兴趣,收获真挚的友谊

“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的宣传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在班上,在邮箱里,在校道宣传栏上,随处可见。”卢俊说道。也正是由于宣传做得非常到位,想去参加比赛的想法在他们四个人的心里深深地扎了根。

 

经过学院的选拔后进入初赛,然后一路过关斩将,他们四人以优异的成绩相聚北京参加本次大赛的总决赛。“不同的年级,拥有共同的兴趣,我们更多的是收获了一份友谊。”他们异口同声。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只要回忆起比赛的日子和讨论专业问题时,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沉浸在欢快的气氛中。“下雨了,我们互相撑伞,我们买同样的拖鞋在大街上行走,我们一起谈笑风生,我们一起去北京,我们一起拼搏地比赛……”李志坚回忆道。比赛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更是收获友谊的平台。

 

 锲而不舍地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四人当中,来自09级软件工程(软件开发)本科班的李骁桐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用在李骁桐身上最适合不过了。在高中时,他已经对软件开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通过网络和自学不断地开阔自己眼界。在大学专业填报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软件开发”。此次比赛的获奖,正是对他锲而不舍地学习的最好证明。

 

从网络技术系转到软件工程系的刘善童,转系是他人生中重大的选择。经过网络系一年的课程学习,刘善童发现自己对编程更加感兴趣。于是转系后的他更加用心地学,更加刻苦地钻研。“每完成一道题目,我都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因为这些成就感,使我充满了前进的动力。”刘善童说道。

 

寻找学习与生活的平衡点

卢俊,在采访过程中一直很活跃。刘善童,腼腆中带着可爱。李骁桐,虽然话言不多,但是看得出他很用心地在倾听。李志坚,青春的脸上有着对前途坚定的信心。

 

当问及他们日常生活中有何放松方式时,他们的答案与大部分男生都一样——打打篮球,打打羽毛球,玩玩游戏,与两三五知已聊聊天,去旅游等等。李志坚缓缓地说:“在学习与生活中寻找平衡点,是我们在大学里应该学会的。“

 

老师,感谢华软

在北京参赛的几天里,他们得到了薛建民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在进出火车时,老师都会引导着我们,我觉得他有一种领导者的风范。”卢俊说道。第一次出省的刘善童感谢薛建民老师生活上和学习上的照顾。“我们的得奖有一部分是来自老师们耐心的教导。”他们说道。

 

作为全国300多所独立学院中唯一的一所专业性软件学院,近年来,我院积极鼓励学生从课堂上“走”出去,频频在全国性大赛获奖,此次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也不例外。“感谢学院提供了一个很好挑战自我的平台,从而使我们充分挖掘自身潜能。” 他们齐声表达了他们对学院的感激之情。

 

 

 

(供稿:传媒中心记者  陈泳斯  李铭俨/  编辑:许江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