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教学,她一直秉承“兴趣先行”的理念来教导学生;对待科研,她一直做好带头榜样专研课题项目;对待学生,她则用朋友的方式去理解和教导他们……她就是马丽教授,一位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自己人生信条的老师。

 

马丽教授生活照

 

马丽,教授,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曾荣获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以及优秀奖,曾发表论文70多篇,并有多篇论文荣获政府奖。

 

记者刚开始接触马丽教授,是在她课间小憩的时候,马教授伏案休息,为下节课养精蓄锐。记者利用课前间隙与马丽教授约了采访时间,随后对其进行了采访。

 

因材施教,注重启发

马丽教授拥有四十年的教学经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她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她说:“作为老师,上课的时候要严谨,首先要把书本上的知识消化成自己的知识,再将其融会贯通,这样讲起课来才生动丰富。”马教授跟记者提到,马克思主义课程是一门思辩性、哲学性强的课程,她认为:一、学生要了解中外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以及自然学家的思想,因为它涉及到当代社会具体的社会性质,学生要学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二、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去理解问题,开动自己的脑筋去追求真理,高校是一个解决问题、追求真理的学府,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去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

 

“因材施教是最重要的。”马丽教授表示,对待水平高的同学,老师不妨讲得深一点,理论性强一点;相反,对于理解能力薄弱的同学,讲课就要生动形象一点,另外还可以通过提问与练习相结合,来达到教学目的。她认为,讲课要下工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除了启发学生的思维,更重要是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课程,首先要让他们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其次要学会思考问题,不仅要理解整个社会对人类的发展到底起了怎样的作用,还要对它有一个准确认识,才能做出一个评论。

 

师生应像朋友: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谈到与学生相处,马丽教授说:“师生就应该像朋友一样,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两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她认为,教师不仅仅只是一个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职业,也要肩负学生的思想教育,给予他们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面对不同学生,要通过不一样的方式去跟他们交流,譬如教成年学生的话,他们的思想有些偏激,这时候我们就要通过家访、跟学生座谈等一些方式去解决问题。而对待那些求知欲强、富有理想的学生,我们就要尽可能满足他们。她告诉记者,作为老师,能满足学生在知识方面的渴望,是一件挺满足的事情,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她的心态变得积极起来,整个人也变年轻很多。

 

教学与科研要相互促进

科研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从前期的申报课题到后来的苦心专研,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对此,我们要有耐心和信心。马丽教授说:“科研就是平常自己要关注和学习的东西,将它和自己的专业和感兴趣的事情结合起来,不仅要不断学习,还要积极地去申报课题。”对于科研与教学的关系,马认为,教学和科研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面,科研促教学,教学也可以发现问题以至于更好地进行科研,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

 

至于如何兼顾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马教授认为,这需要我们对科研、对教学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也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她跟记者提到,在科研方面,她有十年主管科研的行政工作经验,自己主抓科研就要做好带头工作,除了跟同事、学生们合作好之外,还要带好新一批的研究生,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教好学生的同时也给我们研究的课题提供材料。

 

感恩生活,找寻自我

采访中,马丽教授与记者分享了她的另外一些经历。她说:“高考后我选择到青藏高原去体验三下乡生活,那里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那里,我成为一名义教老师,并体验到成为老师的快乐,从那之后,我就一直在教师这个职业上努力着。”此外,她还说,过去三下乡的回忆,现在对她来说是一笔财富,让自己更坚强、也更懂得什么是生活,它让自己变得自我,不像现在的社会这么浮躁、这么追求物质。那段期间带给她的不仅是自己人生一个明确的方向,还让她懂得了什么是社会、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人生,从而更积极地面对这个世界。不仅仅看到这世界阳光灿烂的一面,也看到不尽人意的一面,这段经历让她更加感恩生活。

 

马丽教授说,世界是年轻人的,好好学习,要对得起自己,将自己学的东西用在正确的地方。我们的父母都是天下最好的父母,作为孩子,我们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不能啃老,要力所能及、尽心尽力地去做每一件事情。

 

(供稿:学院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张若男  编辑:莫景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