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6月9日下午,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汪晓曙教授走进我院“湖边讲坛”,为即将毕业的华软学子讲解艺术类学术论文写作和科研方法

 

汪晓曙教授

 

   “学术论文是一个学者或研究者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自己的学术观点、学术成就、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研究过程进行理论阐述、论证、总结的文章。” 汪晓曙教授介绍道,他还概述了学术论文的构成元素与论文的基本要求:一、学术观点的正确性、科学性、时代性;二、论据的充分性、广泛性、真实性、代表性、典型性与前沿性;三、论证的严密性、逻辑性、说理性、深入性与生动性;四、结论的概括性、可推广性、可接受性。其中,美术论文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和平易性等四个特征。“论文要体现创新性,即论文要有新意,不要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即使是别人论述过的内容,也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其中包括:填补空白的新发现,新发明,新理论;更正前人的错误和相关的观点;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或比前人的研究更深入一步。”汪教授说。

 

 汪教授举例说明美术论文大致分为6类。如,史论文:《从北大画法研究会到中国画学研究会》——民初画坛致力画学进步的两种取向;创作谈:《从鹭岛之歌》的创作谈公共空间艺术,适合大学生去看。

 

学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此外,他还介绍了体例即行文的方法与格式。“要审题,要了解本题中目前探讨和研究的整体情况,还要提出自己的独特的观点并论述”。他重点强调论文的语言表述特征。“一般比较多用的是第三人称,也有用第一人称的,但用第三人称的比较多;反对过多地使用感叹句和过于华丽的语言,一般做到科学、准确和严肃。比如,非常、十分、相当等词少用,错别字、词是最忌讳的,少犯科学性与学术性知识的错误。”

 

教授结合一篇范文《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文”、“技”兼修的课程设置》为学生进行讲解述论文写作程式和论文的基本构成形式。

 

“本次讲座让我了解到论文的写作方法,自己以后写论文就方便多啦。”来自数码媒体系多媒体与影视编辑专业的余同学说。

 

(供稿:传媒中心学生记者 陈渝淇 杨文瑜、钟度达/  编辑:许江虹)

 

 

 

 附:汪晓曙简介

1956年出生,江西南城人。擅长连环画、油画、水彩画。广州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美术学硕士生导师,著名水彩画家。全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副会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曾获获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三等奖、文化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全国“金钥匙”银奖、广州市优秀教师奖、广东省南粤优秀美术教师奖、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奖、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称号、广州市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专家政府津贴。

 

 

 

获奖作品:

水彩画《贝多芬之死》入选全国第六届美展;获省优秀作品一等奖;

连环画《圣经故事》入选全国第七届美展;获省优秀作品;

水彩连环画《林肯》获全国第二届连环画创作二等奖;

水彩连环画《女强人》获88年度中国连环画十佳奖;

水彩画《一个世纪始与末的对话》入选全国水彩画展并获优秀奖;

水彩画《小天鹅》《黎家印象》《努尔哈赤》入选全国水彩画大展;

图画本《经营谋略》获文化部“五个一工程奖”。

 

出版专著:

《绘画语言》《绘画创作》《美术创作学》共计95万字;

出版教材《水彩画》《创作与欣赏》《素描》(14册);

出版教学参考书《素描作品集》《静态速写》;

出版美术作品263件、发表论文28篇、出版连环画49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