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燕,副教授、研究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先后于甘肃政法学院、广州师范学院等高校任教,2000年后任教于广州大学,现为我院外语系主任。
田晓燕教授
田晓燕教授为师30多年,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曾主持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主持广州市教育厅科教面上项目及广州大学社科处和教务处多个项目,参与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市教育厅等多项项目;公开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主编3本英语教材;曾获得广州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作为外语系主任,田教授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也对自己系的老师“念念不忘”,她告诉记者:“华软大部分教师都是年轻的硕士,毕业于名牌大学,这些新鲜的血液,无论从男女、年龄等方面,都显得生气勃勃。他们每个人都力争上游,不甘落后,他们之间即互相竞争,又互相学习。正是这种氛围,带动着教育的前进,使得教学事业长盛不衰。”田教授介绍,“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特长,他们通过参加比赛或者申请项目,不断提升自己,正是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才造就了今天的外语系。”
田教授与记者谈了很多关于她与同事之间的事情,也谈及到师生之间的关系。田教授说,她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她教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从学生身上学到了不少,也从中领悟到,“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心”。在教学上,也许她是严格的,但是私底下,她更喜欢做学生的朋友。田教授认为,学生是年轻的朋友,年龄不能改变她与学生朋友的关系。“我们不能拿资历、年龄与学生相处,这样只会让我和学生之间有代沟,”她说,“只有作为朋友,你才能和学生谈心,才能把学生了解到位,学生才敢和你交心、讲道理。”
对于教学,田教授强调,大学的教学不应和高中的正常教学有太大的差距,学生上了大学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自己。田教授举了一些例子来表达自己的观念,例如,她认为,对于有些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在课堂上玩游戏的做法,她觉得不可取,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他们都应该有自觉充实自己知识的感悟,而不是为了玩游戏而学习,这样才能在社会中更有竞争力。大学生要树立一个充分的目标,一个走出学校能立足于社会的目标。
老师为学生呕心沥血地工作是为了什么?名和利?其实,都不是,田教授认为,学生们一句温暖的问候就是对老师们最大的回报。“我感到最欣慰的事就是曾经有一个毕业班,在毕业之际,他们送给我一份全班签名的横幅,我一直珍藏至今,即使有些名字已经模糊,但那份温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田教授如此回忆道。
每当看到学生们在变化,田教授都会很开心。如果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能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她都会立刻寄语鼓励,希望学生能不断进步。对于能在课堂上通过课件的一些细节说出其他领域知识的学生,田教授更是大加赞赏,她坚信人胜在细节,同时拥有足够的人文素养,能够得到他人的赞赏。她希望同学们能从各领域充实自己的知识,把全能性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
(供稿:学院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刘宇杰 编辑:莫景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