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民办院校或迎来师资春天

羊城晚报讯记者 李静 公办高校要取消编制,终于不再是传闻。日前,在人社部举行的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明确表示,将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而这也意味着,取消事业单位编制,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将成为公办高校人事改革的趋势,高校的铁饭碗也将应声而碎。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虽然现行中国高校都在政府统管范围,但由于事业编制直接与财政投入、个人职能和待遇挂钩,不仅使公办高校有编者与无编者同工不同酬,公办与民办教师之间的福利差距也进一步拉大。而为了握住铁饭碗,不少民办高校教师更跳槽至公办院校,使得民办院校师资困境渐显。高校取消编制后,民办院校是否将迎来师资春天?有民办高校负责人表示,编制取消对民办高校是重大利好——师资队伍会趋于稳定,人才流动将渐趋合理,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会得以显著提高。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改革尚无具体推进时间表,广东民办高校教师难求更难留的困境仍将存在,民办高校的师资春天还需等待。

中国高校在编员工达233

同在一家单位,你在这头,我在那头,中间相隔的是待遇和福利的巨大沟壑。这一句吐槽,道出了无数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的心头苦。不过,编内外的壁垒也将逐步打破。近日,人社部表示,今年下半年将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而这意味着,在我国长期存在的事业编制或将取消。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高校在编教职工有233万余人。记者了解到,未来的改革将对这部分在编事业单位人员实行实名统计,然后,随着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编制的存在,导致高校教师缺乏流动性和淘汰性,因而缺乏竞争性,不纳入编制管理的做法深得人心。刚辞去暨南大学在编行政教师岗位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即使有编制铁饭碗,想创出一番事业的他依然受不了体制内的无聊会议和枯燥生活体制内的视野很小,每个人都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每天为了一个职称斗来斗去,真是没意思。

取消编制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曾表示,要区分政府对事业单位的编制管理与事业单位自身的编制管理,政府可以对事业单位取消编制管理,不再按照人头编制进行财政拨款,但是事业单位内部仍然需要编制。而广州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编制的取消将打开束缚人才引进的樊篱,高校员工的劳动收入也将得以合理分配。按照旧有的体制,如果有人一旦进入事业单位编制,便意味着要在同一家单位一直工作下去,更换单位就意味着放弃编制。在这种情况下,多数人会选择在一个地方扎根,这样既制约了个人的提升,也阻碍了高校的发展。

编内编外不同命 公办教师寻出路

有编和没编的区别,就是正式工和临时工、正式警和辅警的区别。对于编制所带来的切身影响,曾在暨南大学任职的张希(化名)深有同感。2014年硕士毕业后,张希因编制诱惑留在暨大做行政工作,每天朝九晚五,开会、盖章、交表,实在无聊。两年后,他毅然弃编制跳槽至一家无人机企业从事公关工作。

不过,与张希不同的是,一直以合同工身份在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工作的方欣(化名)则是长期加班至凌晨,我一没结婚,二没小孩,领导和同事都喜欢将工作丢给我,为了争取编制,只能忍。

事实上,在广东高校教师圈中,有编者和无编者的差别不仅仅体现在工作量上。记者了解到,由于编制是岗位设置、核定收支和财政给予补助的依据,编内人员工作的稳定性和所享受到的福利待遇跟编外人员还有不小的差别,而事业单位用工双轨制的情况下更是普遍存在着同工不同酬现象。张希告诉记者,编制所带来的评职称、晋升等隐性福利如今已成为不少年轻人毕业时的首选。

在公办高校工作的老师都有编制吗?记者从多所高校了解到,随着国家收紧高校编制份额以及公办高校的扩张发展,高校内的无编制老师,尤其是行政人员大量存在。我们学校还有200多人在排队等编制,何时轮到我是个未知数。如果编制真的要取消,我会考虑去民办院校发展。对于未来的出路,方欣如是规划。

民办教师频跳槽

只为公办编制岗

公办无编制老师在寻出路,民办教师频繁的流动也让不少民办高校头疼。去年9月,广东不少民办高校开出百万年薪揽才,但效果并不理想。广州商学院副院长高惊生告诉记者,相较于公办院校的编制和职称,高薪确实是现今民办高校求才的唯一优势,但如今这种优势的吸引力正在逐渐下降,且民办高校骨干教师的流动日益频繁。过去,公办院校老师的工资不高,在民办高校任职起码还有薪酬优势;如今,这种优势很难凸显,而且我们学校缺的不是年轻老师,而是45-50岁的学科骨干,但他们大都在公办院校,就算用高薪也请不来。

高惊生介绍,由于民办高校缺乏事业编制,再加上职称评定阻力重重,虽然不少民办高校都在争抢有资源、职称以及科研项目的带头人,但揽才过程并不顺利,且自己培养的骨干人才也相继往公办院校流入。应该说,人才流动其实很正常,但自己培养起来的骨干教师都跳槽到公办院校,这确实很尴尬。

我要是想跳槽去公办,编制绝对是首选。在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深耕多年的王老师坦言,相较于民办院校,公办高校的最大吸引力在于编制背后的隐性福利,而一旦编制取消,公办高校的吸引力也将大打折扣。事实上,除了无编制,民办高校在用人、工作氛围以及成长速度上都比公办好。在广大华软学院工作近10年的林老师更直言,公办学校体制根深蒂固,不如民办高校宽松氛围来得融洽。

编制取消

民办院校或迎师资春天

高校编制取消后,民办院校能否迎来师资春天?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常务副院长迟云平表示,编制取消对民办高校是重大利好——师资队伍会趋于稳定,人才流动将渐趋合理,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也会得以显著提高。

学校的真正主人是教师。可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民办高校的教师处于一种边缘化的、被动的、不利的地位。迟云平说,当前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虽然具备了与公办高校相当的资质和水平,但无编制所带来的体制外身份认同,至今仍使得民办教师低人一等取消编制是个利好消息,这个利好不在于把对手拉低,而在于规则的一致性。

不过,在迟云平看来,民办高校的师资春天仍需要进一步等待,短时来看,也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毕竟公办高校实行这一制度还处在过渡期。民办高校留住师资的途径,最本质的还是事业留人。

(消息来源:羊城晚报201685A19 编发:林延军)

附:【羊城晚报】常务副院长迟云平就高校编制问题接受媒体采访(201685日)报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