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从化秋日阳光和煦,我校网络技术系2022级的50余名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到太平镇黄溪村的校外实践基地“上课”了。他们下塘体验挖藕、赠藕给村中长者、聆听新农人故事、认识传统农具……

学生在劳动基地体验收获的喜悦

这种场景,其实只是广州软件学院开展《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教学的一个小小缩影。据该校团委老师介绍,根据学校党委的要求和校团委的指引,各教学系都会用实践教学课的形式,通过重塑大学生的劳动认知,激发劳动活动的内在动机,助力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找到劳动带来的快乐感和满足感,学生们在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火热实践中,也能切实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约荷塘,“藕”遇你我

锣鼓声阵阵,伴随着“启萌流溪醒狮队”的开塘挖藕喜庆丰收助兴表演,池塘边的学生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听完当地藕农向大家介绍挖藕工具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判断莲藕在淤泥中的位置后,大家迫不及待想要体验一把下塘挖藕的乐趣。可真当大家戴上手套、穿上连体雨裤走进藕塘后,才发现一切并非想像的那么简单。双脚深陷软软的淤泥中,弯腰寻摸了半天仍然一无所获,同学们才终于体会到了藕农们的不易,更进一步感受到尊重他人劳动的真正含义。边挖藕,边分享经验,在成功挖到完整的藕后,同学们沉浸在劳动的快乐中。休息之际,张同学一边吃着自己挖出的藕,一边感叹:“感谢老师和村民,让我这个在城里长大的孩子更深刻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今后我要时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良作风,有机会一定多参与实践活动,锻炼动手能力,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劳动技能和素养。”

学生帮助农民挖藕

尊老敬老,“藕”为纽带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同学们把自己挖到新鲜莲藕,送给黄溪村中的长者,祝愿他们健康、长寿。长者们接过莲藕,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看到这些可爱可亲的大学生,激动得翘起了大拇指。

同学们为长者送上自己挖的新鲜莲藕

聆听新农故事,厚植爱农情怀

结束了劳动实践体验,同学们前往黄溪村小礼堂听取“新农人”的故事。该村返乡创业青年邓崇会讲述自己毕业后毅然投身家乡发展的故事。他通过科普微课堂带领同学们探索了莲藕的品种、营养成分、生长环境等。他强调莲藕不仅可以食用,还有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有药用价值的功效。鼓励和号召大家在毕业后充分发挥专业知识技能,为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聆听新农人讲述劳动的故事

走近农耕文化,认识传统农具

随后,在老师和村民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村里的传统农具展藏区,看到犁头、铁耙、拌桶等一件件农耕老物件,既感到新鲜、好奇又有些诧异。大家仔细观察每一件农具的构成和形状,通过聆听当地村民的讲解,才知道原来这些铁木结构的物件有如此神奇的“魔力”。讲解人一句“农具是农耕文明的重要标志,它最直接地展现了人与土地之间的关联。”使同学们感触颇多。

在认识传统农具中感悟中华民族的智慧

据悉,《大学生公益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是广州软件学院本科生的必修课。学校依托教学实验室、工程实训中心、产学研合作中心以及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等平台,构建“专业+志愿+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体系。接下来,该校还将推出劳动实践示范班、示范项目、示范基地,进一步将社会实践和劳动实践深度融合,探索更多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公益劳动教育实践模式。

供稿:校团委、网络技术系 编辑:房小铃 复审:钟志坚 审定:胡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