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外语系邀请中国认知语言学常务理事、广东省译协副会长、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肖坤学博士以“语言研究的认知视角”为主题,为外语系教师进行了一场专题讲座。

 

肖坤学博士(图片来源于网络)

 

肖坤学博士先从语言学的定义引入,讲述了语言学的产生、派别、研究对象和研究原则,并介绍了当前公认的语言学定义:“语言是任意的声音符号系统,用于人类交际。”肖博士认为,语言交流作为一种现象,同样需要像物理、化学一样非常有必要作出解释和定义。

 

关于“语言是客观现实投射”的传统观点,肖博士设置了三个情景,用一句话去描述画面信息,看图造句,语言直接反映情景。他还举出多个例子表达同一个情景在语言上有多种表达,但用传统语言理论来看没办法得到科学的解释。

 

“为什么我们会说‘The bicycle is by the bank’,而不说‘The bank is by the bicycle’?”肖博士从现代语言学角度进行详细剖析,他解释道:“人对情景有不同的视角,视角是人认识的一种具体操作。银行显然大过自行车作为背景,背景不能作主语。”他还介绍了“相似性”与“邻近”两个感知原则,语言上的比喻句原理以及情景中大量相似的事物会在感知上十分突出而忽略不相似事物的现象就是因为相似性原则。像去餐馆吃饭说成“吃馆子”,“sax”代表乐队里的萨克斯手等则是体现了邻近原则。

 

互动环节,教师们向肖坤学博士提出了自己在教学中的疑问,肖博士也一一作了回答。

 

(供稿:传媒中心学生记者 叶政文、谭炳钊、林婉丽  编辑:董鑫